淇县民政局关于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情况的报告

发布时间:2025年04月01日 08:02 来源:淇县人民政府 浏览次数:

2024年以来,县民政局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建设“法治民政”为目标,以“依法行政、依法管理、严格执法、公正执法、文明执法”为宗旨,以“以人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为理念,扎实推进法治政府建设,为我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法治环境。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提供组织保障,落实领导责任。为加强对法律知识的学习以及加强对普法活动的管理、指导、实施,我局成立了由党组书记、局长王和祥任组长,班子成员为副组长、各股室负责人为小组成员的普法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具体业务开展,切实加强对依法治理工作的指导、检查和监督。不断完善法治建设办事机构,配备专门的工作人员和必要的办公设备,保证了机构、人员、场所、经费落实到位。

(二)强化责任机制,确保工作落实。一是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强化廉洁自律,层层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二是建立考核机制。将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工作作为年度重要工作内容一并纳入工作考核,与业务工作同安排、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推进普法工作和法治教育的常态化、制度化、规范化,确保了法治政府工作落到实处。

(三)抓好“三零”创建工作,做好源头治理。一是做好来访接待。按照“分级负责、归口办理、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热情接待咨询养老、婚姻政策、反映救助问题的来访群众,对群众的问题分类限时办结,确保矛盾不上交,今年以来我局未发生副市级以上信访事件。二是抓好安全生产。深入落实“日巡查、周例会、旬调度、月通报、双月督导、按季排名、半年小结、全年总评”的常态化行业管理机制。开展好每年5月份的河南民政安全教育宣传月活动,抓好“5·25”河南民政安全管理警示日活动。组织全县养老机构在朝阳仁爱康复养老中心、县老年公寓开展大规模消防演练。采取“四不两直”方式,联合消防、市场监管部门对消防、燃气、食品、防汛等重点领域进行监督检查11次,共计发现问题 15余条,做到当日交办不过夜,督促全部整改到位。加强机关内部管理,严格落实来访登记和24小时值班制度,确保民政领域安全。三是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深入开展“四大一送”活动,持续抓好“六防六促”工作,紧盯社会救助、儿童福利、殡葬管理、婚姻登记等重点领域,常态化排查化解矛盾纠纷。对申请离婚的服务对象落实30天冷静期,进行劝解和情感疏导,有效促进了社会和谐。

(四)健全规章制度,规范执法行为。坚持以法治的理念、思维和方式推动民政工作法治化,用精准和精细的手段推动民政工作标准化。同时,积极配合县委组织部,减轻基层负担,提高基层治理效能。积极落实“一枚印章管审批”,圆满完成婚姻登记、社会组织登记、年检及其他行政审批任务。全年获得9个月“十佳窗口”,被评为“鹤壁市巾帼文明岗”。

(五)持续开展矛盾风险隐患排查化解。持续深入推进“四大一送”活动,落实“六防六促”工作责任和措施,一是抓好困难群众的风险隐患排查化解,每月10日前按时发放各类保障金,对低保、特困、临时救助、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困难残疾人等各类群体的来访,做好接待、政策解释、救助办理、政务服务等工作,保持赴市、赴省、赴京上访为零的记录。二是抓好内部稳定工作,落实包保责任,开展教育引导,加强关心关爱,确保民政系统内部平安无事。三是抓好民政服务领域风险隐患排查化解工作。重点针对殡葬、婚姻、养老、未保等四大领域开展常态化排查化解,确保安全稳定。

(六)抓好基层治理工程。完成社会组织年检工作,成立3家社会组织,变更6家社会组织,注销0家民办非企业,目前全县共有社会组织160家。

(七)深入开展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一是按上级要求开展了“青年志愿者法制文化基层行”活动,多种形式开展了普法工作。二是深入开展了未成年人保护,夏季防溺亡宣传。走访慰问困境儿童、农村留守儿童260名。三是多部门协作,开展了校园周边安全工作,为未成年人权益保护和生命安全做出了应有贡献。

二、存在问题

2024年我局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还存在不少差距,主要表现在:一是干部职工深入学习和主动学习新的法律法规的积极性还有待提高;二是受编制的影响,执法力量不足,执法水平有待提升;三是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开展不够平衡,针对特殊人群的深入普法工作还较为薄弱,法治宣传教育的实效性不是十分显著。

三、下步工作打算

(一)转变观念,加强执法队伍建设。坚持以实际任务为导向,始终围绕“依法行政,执法为民”这一主题,践行“民政为民、民政爱民”的核心理念,将法治政府建设与自身本职工作有机结合起来,把学法用法作为推进各项工作任务的重要抓手,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真正让群众少跑腿,好办事,办好事,以实际成效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二) 注重实际成效,抓好法治宣传。全面落实“谁执法谁普法”工作责任制。一是以“法律进机关”活动为载体,切实抓好领导干部职工的法治教育,着力提高依法执政和依法行政能力。二是深入推进“法律进村(社区)”活动,在全县范围开展优秀“居民公约、村规民约”评选活动,开展好各类创建指导工作,力争特色创建工作取得显著实效。同时,做好村(居)民公约的检查指导,进一步修改完善,切实发挥村(居)规民约应有的作用,积极引导群众参与村民自治和村务管理,了解和掌握维护自身合法权益、解决矛盾纠纷的法律途径。掀起学法、用法高潮,扩大法律知识横向和纵向的覆盖面。

(三)完善政策体系,规范行政程序。要继续规范依法行政管理,及时修订、完善与民政法律法规相适应的地方规范性文件,加强规范性文件的清理工作,进一步完善民政政策体系;持续实行“一枚印章管审批”,进一步规范行政许可、行政给付、行政确认办事程序,严格执行法律法规标准,细化办事流程,规范操作程序;加强社区党组织、社区居民委员会对民主法治示范社区指导和监督,建立健全“一村一警一法律顾问”,进一步促进民主法治示范社区建设。